永泰村是由昔日光武部隊艾部建立的雲南華人村,村子的泰文名是Ban Santi Suk(บ.สันติสุข),意思為「和平」,是一處樸素寧靜的山中小村。
永泰村位於清萊府西部的邊界上的小山坳,從這裡往西走就會進入清邁省的東界。這個地方雖然位於泰北的東西橫貫公路1089公路上,但位置剛好落在丘陵間的低地,至今仍有些遺世獨立,村子裡普遍可以看見茅草搭建的房屋,其次灰色的磚房,大多是90年代來自台灣的中華救助總會建造,這類房子在門口會有一塊小小的白色標示,最近三年有許多的磚房上換了新藍色或蘋果綠的鐵皮屋頂,除此之外村子也有幾間富麗的平房或精緻的別墅。
|
永泰村全景 |
永泰村以佤族人為主 村裡有阿卡寨
永泰村建立於1980年,在泰北的雲南華人村當中建立得相當晚。永泰村的歷史屬於整個孤軍大歷史中的一環,最早一批建村的人來自光武部隊的艾小石部(他們自稱為艾部),不同於三、五兩軍系統。
根據2017年8月村中耆老楊國欽的記錄,永泰村共有226戶,人口約1,806人。永泰村民以佤族為主,他們來自緬甸東部,大多說著雲南話,與村子裡其他民族比較起來,佤族人的生活模式又最像漢人。佤族、雲南人、漢人這些豐富身分構成了主要的永泰人,除此之外,永泰村最多的大概是阿卡族,村裡有一處小社區就是阿卡社區,保留了許多阿卡信仰的文物,最近還掛上了介紹牌,成為一處觀光景點。
|
阿卡寨的宗教建築 |
荒山中有咖啡店 遠道而來可在此小憩
永泰村裡除了雜貨店,還有很多的家庭式的餐廳,最特別的是有咖啡飲料店,永泰村周圍要能夠喝上一杯咖啡或手做飲料的地方,可能要到20公里之外。以前在村頭有一個小咖啡攤,賣的是那種會用塑膠袋包起來,然後裝在牛皮紙袋的飲料,但後來似乎比較少營業。
去年在村尾的山坡上開了一間大一點的戶外咖啡店,名叫「平安咖啡」,是學生家開的,幾座新建草棚看起來很有泰北風味,經過長途跋涉來到這裡的人,可以先在這邊小憩一番,再繼續旅程。
|
村子裡經營較久的咖啡店,靠近衛生所 |
|
村子裡新開的「平安咖啡」,在村子西邊 |
|
平安咖啡有泰式涼亭的戶外座位 |
永泰特產 也許帶有台灣味的雲南香腸
泰國有一個「一鄉一特產」(One Thambon One Product in Thailand, OTOP)的在地推廣計畫,如果還有「一村一特產」的話,永泰村的特產絕對非「雲南香腸」莫屬。
這裡許多人家都會製作雲南香腸,豬隻大多是自己養育的,之所以這裡會以雲南香腸為名,除了村民的手藝之外,過去這裡的中文學校治平小學曾經在台灣農業專家的支援下,轉型為治平農業試驗學校治平農校,每週6天安排2小時的農業課程,由台灣專家傳授農業知識,當時是治平學校的鼎盛時期,一直到1985年泰國查禁中文學校嘎然而止。
|
永泰村的中文學校「治平中學」過去曾經是農業學校,由台灣來的專家指導農技 |
永泰村多基督徒 禮拜堂是週日的聚會場所之一
在永泰村中心的道路兩邊,除了中泰文學校之外,最顯眼的就是永泰的禮拜堂,這裡是小孩們的聚會所,週日禮拜日時更為熱鬧,小學左右的孩子們平日都會來這裡打球或是玩耍,大一點的則會去泰文學校。
永泰村民原先的信仰主要是典型的雲南民間信仰,村子裡有山神廟,村民拜的是山神,1982年台灣永和基督教會的傳道人王季雄夫婦來此傳教後,現在永泰村信仰基督教的人口相當多,不僅是佤族,村子裡的阿卡族和其他少數民族都有信徒,週日的禮拜堂可以看到各族來此聽道,特別熱鬧。
永泰村建有忠烈祠 憑弔昔日艾部烈士
雲南人奉行土葬,華人村內幾乎有墳山(雲南話,意為墓地),但永泰村比較特別的是在墳山設有忠烈祠,通常有忠烈祠的華人村,表示這裡的村民過去參加過部隊,為了紀念在戰役中陣亡的弟兄,後來壽終正寢的弟兄也會葬在此。永泰村的墳山位於村尾的一條山路盡頭,墓碑相當簡陋但排列整齊,宛如部隊行軍,有條不紊,許多的墓碑上並沒有名字,只有寫著「艾部烈士之墓」,字跡勁拔,給人一種肅穆的感覺。
在忠烈祠的牆上刻有銘文,介紹艾部的來龍去脈,艾部曾經是中華民國成立的正式部隊,是昔日真正在前線執行反共任務的部隊,但解散得倉促,使得艾部成為一支流浪在國界邊緣的孤軍,歷經了許多犧牲,最終才換到永泰村這塊安身立命的土地。
想知道關於永泰村的建村歷史?歡迎動指一點
回到泰北,寫新的故事:淺談永泰村建村史
#這是騏人2018年與你分享的第 1 個泰北故事#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