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進明十三陵(一):明十三陵怎麼來的?

來訪北京時住在一位朋友的租屋處,剛好就位在北京市郊的昌平區,這個地方在北京市的北邊,一反市區的繁華,這裡像個小縣城。

昌平距離兩個重要的古蹟很近,一是八達嶺長城,二是明十三陵。這天朋友借了兩台自行車,我們一同騎到明十三陵去。

明朝開國於南京,但朱元璋死後,他的地四個兒子朱棣發起了靖難之變,從侄子建文帝那邊奪走了皇位,並將國都遷往北京,至此之後的明朝皇帝都執政於北京,也葬於北京,直到明朝最後的明思宗,都葬於北京,算一算,共有十三位皇帝葬在這裡。

明十三陵怎麼來的?

當年明成祖朱棣請了著名的風水專家幫忙選址,風水專家選了紫禁城北方的天壽山,這個地方前面有條河,背山面水,左右又有群山環繞,滿足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守護的風水寶地,於是朱棣欣然選擇了此地作為自己陵寢的所在,後來的繼任者也都蕭規曹隨,因此天壽山下這一片平原上,躺著十三位明朝皇帝。

我對明朝歷史的認識來自兩個部分,一個是小學時候家裡買的<吳姐姐說歷史故事>,另一個是高中時候歷史課買的<萬曆十五年>,即便記憶中僅剩那模糊地印象,仍舊讓我興致勃勃地前往明朝皇帝的陵寢。

明十三陵當中,只有定陵、長陵和昭陵開放參觀,而定陵則是唯一有開挖出地宮的陵墓。定陵是明朝赫赫有名的明神宗的陵寢,他從少年時代便當了皇帝,是明朝皇帝當中,做了最久的。不過當得久不代表當得好,明神宗年輕時有個優秀的大臣張居正,這個幕僚兼老師的臣子給明神宗提供很好的政策,在工作上表現優良,但是在情感上,張居正的嚴厲帶給明神宗許多的壓力和陰影。自從張居正死後,明神宗對治國的態度有了大改變,到了後來幾乎不出內宮,所有國家政策執行、人事任免因此停擺,甚至有大臣老了要退休,卻因為遲遲等不到皇上的批准,自己乾脆自我辭,冒著殺頭危險不告而別。

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明神宗是明朝敗亡的關鍵人物,國家的安定從他開始出現了危機,國內出現了造反的勢力,東北則有滿州人建立的後金政權。當時努爾哈赤勢力漸強,明神宗沒有以軍事的方式處理,而以宗教的方式回應,他聽聞道士說,滿州人的祖先是過去的金朝,因此只要去搗毀金朝皇帝的陵寢,就能瀉掉後金的王氣。明神宗聽後照辦,令滿州人相當氣憤,後來清兵入關之後,前往明十三陵破壞,定陵是毀壞最嚴重的一個。

明十三陵最外頭有個大宮門,宮門之後是神道,這條神道相當長,騎腳踏車大約要二十分鐘才會抵達陵墓區。明陵的格局採天圓地方的概念,形式仿造紫禁城。陵墓前面有宮門,進去之後是碑亭,裡頭放有一塊石碑,叫做「神聖功德碑」,但除了朱棣的長陵有他兒子寫的墓誌銘之外,其餘都是無字碑

碑亭之後又是一道門,叫做「祾恩門」,可以看做是祠堂的大門,進了祾恩門後便是皇家祠堂,稱作「祾恩殿」。四百年前,皇帝們祭祖時就到祾恩殿裡上香,「祾恩」二字,表示感念祖先恩德的意思。

一般而言,皇帝與其他人的腳步就到「祾恩殿」為止了,而祾恩殿後頭還有一座宮門,叫做「欞星門」。這座門之後全是生人禁地,只有皇帝下葬時才可以通行,安置棺木與陪葬品的人們從中間的門進入,進了此門以後,等於進入陰間,若是沒有殉葬,必須從旁邊的門出來,才能「還陽」,基本上便是古代的陰陽門。這道門後面也稱神道,神道一路通往明樓,明樓上放置著皇帝的墓碑。明樓往往建得比祾恩殿還高,遙遙遠望就能看見,明樓後頭接著的小山丘稱作「寶頂」,整個山丘下方就是安置帝后棺木的「玄宮」(一般稱地宮,但明朝的稱呼特別叫「玄宮」。

土丘是皇陵最後一層神祕的面紗,你想像在這山丘裡有座小型宮殿,殿中就躺著數百年前的皇帝與皇后,不知道他們此時此刻,做何模樣?
明十三陵的大宮門,從這裡到第一座遇到的長陵,有7.3公里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