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泰北,寫新的故事:孟安篇

2015年底起了大早,與好友彥辰一同搭上飛往清邁的飛機。 這是我從泰北回來以後,第三次回去泰北。

會在年底回泰北,起初是因為一個學生告訴我跨年夜時他們的村子會有表演,希望我能去看。但讓我決定要回去的理由,是因為這個學生當時在讀書和生活上遇到很多挫折,使我決定回去看看。兩個月前,好友來訪,我把在泰北所有的故事告訴他,他聽了非常認真,決定排除萬難與我一同回泰北。畢竟是初次來到泰國,我建議他留在清邁享受蘭納古都的跨年活動,我則直接回到鄉下去。

留在清邁跨年的好友,據說被寺廟的夜景和滿天的天燈給感動到了


班機時間很好,下午一點多就到清邁,我坐上三點二十分的巴士前往大端。不巧因為來自中南部北上「度冬」的車潮,原本三個半小時的車程,狂塞了四個半小時才到大端,偏偏手機在中途就沒電了,無法和原本要來接我的阿團姊取得聯繫,只好到了大端以後,在咖啡店充了電才跟她聯繫上。

來接我的,還是阿團姊的丈夫阿昌哥。想起阿昌哥,心裡總是暖暖的,上次要回清邁坐飛機,同樣是阿昌哥送我到芳縣坐車。雖然只隔了三個月,卻充滿久別重逢的喜悅。

跨年夜,和阿團姊一家吃著豐盛的火鍋,和同事一起在星星下聊天,偶然一盞天燈自遠天飄過,激起我們偶然的歡喜。

孟安,2015年的年頭在這,年尾又回到了這裡,這一年如此漫長,卻也稍縱即逝。



第二天的晚餐,李雙美老師邀請我去他們家吃飯,李老師特地準備了她的拿手好菜稀豆粉招待我和好友。對我來說這是一場隆重的晚宴,因為要煮一鍋稀豆粉,至少要用半天的時間,去年為了接客,跟著李老師一起準備稀豆粉,光是熬煮就用了兩三個小時,大家接力般輪流攪拌,才把稀豆粉煮成,這次回來能夠吃到,是一種奢侈。
某次客人來,李老師帶大家一起煮稀豆粉

麗彬與空玉還有李老師的小女兒阿盈和我們一起吃晚餐,過去會在李老師家吃飯,往往是為了學校有活動,老師們在用餐持間還要接客,只好趕著吃飯,此刻能吃得如此從容,不覺莞爾。今年的三位替代役老師都是由李老師料理三餐,正好在晚餐時間碰頭,我們就在這裡展開了台灣教師的man’s talk,直到深夜。

這一天住在阿團姊家。阿團姊的家一直是我在孟安的避風港,我永遠記得,當初才來到孟安頭幾天,在什麼人也不認識的時候。阿團姊和阿昌哥就熱情地邀請我們到他們家吃飯,往後每次他們家吃火鍋,總會特地來叫我和夥伴;村子裡斷水時,我們都拎著臉盆到阿團姊家洗澡,就這樣不知不覺地,有什麼問題都跑到了阿團姐家。後來阿昌哥的姊姊要訂機票去台灣,我的泰國帳戶能夠網路付款,幫上了許多忙,阿昌哥的姊姊每次做餛飩,總會給我留一份。

已經放下老師身分的阿團姊,多了一份自在與活力,但我有時仍不小心叫她「尹老師」。會常叫錯,是因為阿團姊曾經是大家最信賴的同事,她做事非常嚴謹,責任感很強,不但會哄小朋友,對小朋友的管教也很有一套。然而隨著學期的結束,幾位老師離開學校之後,只剩下老同事們打拚的回憶了。最近阿團姊正在蓋新房,未來她也要到芳縣去學做美容,相信下次回來的時候,阿團姊的店面應該已經開張了。

在新房子監工的阿昌哥與阿團姊,下次來的時候要來拍張對照圖!

我的另一個避風港是觀音寺,過去半年的三餐都到觀音寺用齋,每次學校有了活動,吵得令人無法待下時,我總會躲到觀音寺,祖慶師父總會很慈祥地讓我們待下。祖慶師父一生坎坷辛勞,但他卻從佛法中尋得豁達與自在,從緬甸臘戌觀音寺的飯頭師,泰國美賽觀音寺,到孟安聖心觀音寺住持,一路走來,師父始終都是那麼地慈悲。

正因為在泰北這一年受到師父的照顧太多,每一次回到孟安,無論時間長短,總要親自到觀音寺給師父請安過,才算圓滿。



再次回到孟安,在路上遇見村民們,大家笑著對我打招呼,問我幾時回來的?很慶幸我們的默契並沒有隨著時間淡化成為陌生,大家熟悉的那個羅老師,回來串了。


留言

熱門文章